鲁迅:越来越怕被教育界排斥在外,到底是学生怕了还是社会怕了?

发布日期:2022-07-30 08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73

鲁迅先生所生活的那个年代,充斥了战争的纷扰和人性的丑恶,人之生命有如草芥,在现实面前显得如何不堪一击。好不容易的,人们度过了那段昏暗的岁月,迎来新中国成立的曙光,却又面临了更加现实的问题。我们知道,鲁迅先生是那个时代里少有的思想清醒之人。他能在乱世局势下充分找到自己的定位,弃医从文开始自己的“笔墨江山”其实是很不易的。

生存于黑暗势力下的鲁迅先生

在《狂人日记》里,鲁迅把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现状完美地描述了出来,这不禁引人深思,社会真的这般残酷吗?想要在黑暗背景里保持着充分的清醒难度极大,但鲁迅先生还是坚持下来了。他握着自己的笔杆子和敌人作斗争,试图在精神层面唤起人们的斗志,和敌人抗战到底。

相信大家对鲁迅先生的过去是很熟悉了,他是很早一批去往国外学习的学生,早年对医学研究还是比较多的。但在日本进修那段时间,他感受到了世态炎凉,中华儿女在外备受排斥,甚至被认定为低血统种族。如此情况下鲁迅先生决定放弃医学道路,转而走向无硝烟战场,他手中握着的不只是一支笔。

其实这对一个人来说是个极大的转变,需要承受极大的内心压力。经过了多方考量,鲁迅先生决心投身文艺界,他面向当下黑暗的社会现状拟写出自己的风格。因为局势的原因,鲁迅先生遭到了比较大的冲击,黑暗势力不断,他的精神也进入紧张状态。但不可否认,有些人天生的大将之才,鲁迅先生的才华全然超脱了那个时代,深受人们的追崇。

鲁迅先生的作品比较晦涩难懂,他的文笔寓意诸多,精神思想皆藏在文字之间。其实在我们的小学书本里还是能经常看到他的文章, 性教育不过是老师分析的时间久一些罢了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有人发现这些书籍中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越来越少,反而简单明了的篇幅数量多了起来。这不禁引人深思,社会这是怎么了?开始隐藏正能量精神思想了吗?

鲁迅先生的思想核心

鲁迅先生的诸多文章都有一个共通点,那就是直观且进入心灵,字里行间的价值观至今都值得推崇。“青年应当有朝气,有作为”就是鲁迅先生的经典语录,青年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极为重要的群体,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几乎可以决定社会流行风貌。如果所有的年轻人都很有朝气,面对任何事都能做到完美,那这个社会必然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当然,时代一直在变,人的思想也会随之产生变化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没有自己的想法,失去自己的主见,他们愿意倾听别人的声音,但这种并不叫宽容。如果一个人无法遵从自己内心的时候,精品集萃该是多悲哀啊,虽然社会属于多数人群,但个性应该和共性共同生存不是吗?

那个时代里,鲁迅先生一直在追求个性。他不愿接受家里人的包办婚姻,从头至尾都在追逐自己的幸福人生。这种态度可看出他的态度,是个坚定信念的人物。不过放弃包办婚姻的代价也很大,他的原配妻子忍受多年孤独为他独守空房,也是个执着之人。鲁迅先生后期在文章中也提到过她,如果思想能够开放一些,也许此女子的人生会截然不同。但这些并没有让鲁迅先生产生放弃的想法,他不过有些感慨罢了。

就像鲁迅先生挥点江山的态度,他“敢爱敢恨”的性格真的叫人钦佩。那个年代风流之人不为少数,鲁迅先生最不喜欢徐志摩和郭沫若。他不喜欢徐志摩总把莺莺燕燕当成生活的全部,战争带来的灾难却能充耳不闻。这样的生活,本不应该属于那个时代,但徐志摩自成一派形成了阴柔女性风。鲁迅先生也不喜欢郭沫若,他对郭沫若的评价跃然纸上:“远看一条狗,近看郭沫若”。众所周知,郭沫若是当时很出名的渣男,在感情上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。

因为直白,因为说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,鲁迅先生深得人心。他挥一挥手掌,便能戳中当下社会的真实情况,而这民间疾苦又岂是那些莺莺燕燕之人所能体会得了的?哪怕时至今日,鲁迅先生的诸多作品依旧可以用于写照现实,人们对他已经产生了信仰,可谓人间真实。可现实问题在于,义务教育书籍中有关于鲁迅先生的作品越来越少了。中国当下教育界大有将他的文章排挤出去的意思,不由得引人深思。

抨击鲁迅文学不可取

我们必须要制止这一情况的发生,鲁迅先生乃那个时代灵魂级别的人物,他的文笔足以牵动人们的精神世界。如果因为一些利益冲突而否定鲁迅先生的文章,毫无疑问,未来必然会遭到人们的谩骂。我们应该尊重鲁迅先生,积极向它学习,勇于批判社会的不公平,以最端正态度面向一切。

生活在这个时代,在诸多方面确实应该随大流行事,但还是希望人们能保留个性,让个性和共性并行发展。试想一下,如果我们生活在鲁迅先生的那个年代,他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?社会行走别无选择,我们需要坚定自己的态度和立场,只有如此才能所向披靡风雨无阻。

希望鲁迅先生的文学还能以健康的姿态发展下去,那些抨击鲁迅文学的行为是不值得认可的。有时间的话,多看看他的书籍,且看他的精神世界到底饱含了多少情深意切,又有多少敢于直面人生的态度。



栏目分类



Powered by 重庆递乐搬家服务有限公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站群系统 © 2013-2022 365建站器 版权所有